中美貿易戰對中國環境監測市場影響幾何?
?[導讀]?無論是環境質量監測還是污染源監測,環境監測市場仍然保持著較好的增長態勢,但不同細分市場的毛利率有所差別,當然也與廠商在市場中的地位有關。
自2018年3月中美貿易戰開打以來,我國多個行業受到影響,有人說,中美貿易戰實質是制造業之爭,尤其是以芯片為代表的高端制造業。環境監測儀器行業也是我國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那么其市場是否受到了沖擊呢?
環境監測儀器上市公司的2019年半年報陸續發布,儀器信息網通過對五家環境監測上市公司2017-2019年半年報的分析來窺探環境監測市場發展態勢!
目前環境監測上市公司包括聚光科技、漢威科技、先河環保、雪迪龍、南華儀器等,不同公司的業務側重點不同。
聚光科技側重環境監測全產業鏈,在線儀器和實驗室儀器都有涉及;
漢威科技主營業務為傳感器,智慧環保是其重要應用方向之一;
先河環保重點在環境質量監測儀器上;
雪迪龍從污染源監測逐漸向環境質量監測拓展;
南華儀器主要業務是機動車尾氣監測。
首先看營業收入!
?
五家上市公司的營業收入都呈現逐漸增加的情況,說明我國環境監測儀器市場還是處于上升階段,還是一個大有可為的市場。
但是營業收入的增長率情況卻各有不同。聚光科技營收增長率在放緩,漢威科技、先河環保、南華儀器的營收增長率不斷波動,雪迪龍的營收增長率在逐步上升。
各公司均對營業收入增長原因進行了分析,2019年上半年增長原因如下:
聚光科技認為以大數據為基礎開發的“環保管家”模式是帶動其營收增長的主要業務,鋼鐵行業也是其新增長點之一,主要因為鋼鐵行業推行的超低排放、智能制造與工業互聯以及鋼鐵搬遷項目的陸續開工。
漢威科技認為營業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在于智慧安全、物聯網平臺系統解決方案及智慧市政業務取得較好增長所致。
先河環保認為業績的增長主要來源包括大氣網格化監控及管理咨詢業務的快速增長。
雪迪龍認為業績增長的主要來源為超低排放改造需求及二次銷售導致的主機銷量增加以及水質監測及大氣監測業務增勢明顯。
南華儀器的業績增長主要來源于GB18285-2018和GB3847-2018兩個標準的實施,汽油車和柴油車尾氣的氮氧化物測量儀器的大量替換和上新。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未來大氣環境質量監測監管領域以及鋼鐵行業升級改造還有很大的市場機會。
再看利潤!
?
聚光科技的凈利潤、凈利潤率和毛利率基本實現了穩步上升,其中毛利率基本維持在50%左右,凈利潤率維持在10%-14%之間。聚光科技在這幾家企業內,毛利率表現是最好的,而且凈利潤率也在逐步提升。
漢威科技的凈利潤和凈利潤率實現了穩步增長,但是毛利率有所下降,其中毛利率基本維持在35%左右,凈利潤率維持在8%-10%之間。在五家上市公司中,漢威科技的毛利率是最低的,也就是漢威科技產品的利潤空間相對較低,導致其最終的凈利潤率相對較低。值得注意的是,2017、2018、2019年上半年漢威科技凈利潤分別為5511萬元、6668萬元、8696萬元,但其政府補助高達2288萬元、3178萬元、5377萬元,如果扣除政府補助的影響,漢威科技的凈利潤率更低。
先河環保的凈利潤和凈利潤率實現了上升,但是其毛利率基本保持不變,先河環保的毛利率維持在48%左右,凈利潤率在12%-14%之間。先河環保基本實現營收不斷增長,利潤也同步增長,公司總體處于穩定上升階段。
雪迪龍的凈利潤有所波動,毛利率和凈利潤率都有所下降,雪迪龍的毛利率維持在45%左右,凈利潤率在9%-13%之間。雪迪龍這兩年對新市場的開拓導致其產品線增多,每條產品線的規模相對來說還較小,對一家生產企業來說,這可能是其毛利率降低的因素之一。雪迪龍財報中認為“由于節能環保工程毛利率較低,致使營業成本上升比例大于收入上升比例”。
南華儀器的各項指標波動較大,毛利率和凈利潤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毛利率在42%-63%,凈利潤率在21%-36%之間。說明南華儀器的新產品毛利率相對較高,且由于市場集中爆發,公司的其它成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等)增加并沒有如此明顯,從而公司凈利潤實現了更大幅度的增加。
這幾年環境監測市場實現了快速發展,競爭者越來越多,但是從上述5家上市公司披露的財務數據可以看出,頭部企業還是能保持不錯的毛利率。
接下來是研發投入!
?
從研發占比可以看出,5家上市公司的研發占比大概都在4%-12%之間,且基本都保持穩定,平均研發投入大概在8%左右。
聚光科技的研發投入和研發投入占比都是最高的,這可能與聚光科技產品線較長有關,每條產品線每隔一段時間都需要有產品更新,也說明聚光科技比較重視研發對企業發展的驅動。
漢威科技研發投入偏低,其凈利潤率也偏低,這可能與漢威科技目前以項目為導向開發傳感器的新應用領域,大部分項目還兼有示范功能,利潤率有待進一步提升。
先河環保研發投入最低,但其凈利潤率卻保持了較高水平,這可能與先河環保的產品策略有關,僅涉及幾條有潛力的產品線,且在細分市場上占有相對優勢。
雪迪龍由于近幾年擴展產品線的原因,研發投入不斷增加,隨著營業收入的增加,研發占比有所下降。
南華儀器在重點新產品的研發上也投入了大量財力,在營業收入持續低迷的情況下,仍每年保持約8%的研發投入,終于在2019年上半年實現了新產品的大量銷售。
最后看應收賬款!
?
聚光科技、先河環保、雪迪龍三家公司的應收賬款均較高,且應收賬款占比基本保持在20%以上的高位,這與目前的儀器銷售模式有關。目前,我國環境質量儀器采購多采用項目制,項目周期一般為幾個月至幾年不等,無論是直接購買儀器還是租賃儀器,都基本采用分三次付款的方式,有的項目還會分四次付款,導致儀器廠商實現銷售后會有大量的應收賬款。雖然各個廠商已經在積極控制應收賬款比例過高帶來的風險,但目前看來,情況并沒有明顯改善。
漢威科技也正在從傳感器銷售向以傳感器為基礎的項目轉變,因此其應收賬款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增加。
南華儀器目前以單獨儀器銷售為主,且基本能很快實現回款,因此應收賬款比例很低。
除上述廠商外,還有一家儀器領域上市公司在環境監測領域比較活躍,即天瑞儀器。目前天瑞儀器有水質在線分析儀、網格化空氣質量監測儀器、在線VOCs分析儀以及大氣重金屬分析儀等特色儀器。但天瑞儀器公布的2019年半年報沒有將環境監測專用儀器單獨歸為一類,故此文沒有對天瑞儀器進行專門分析。
從以上簡單的半年報分析可以看出,無論是環境質量監測還是污染源監測,環境監測市場仍然保持著較好的增長態勢,但不同細分市場的毛利率有所差別,當然也與廠商在市場中的地位有關,雖然競爭在不斷加劇,但優勢廠商的利潤仍在不斷提升。
中美貿易戰對環境監測國產廠商以及環境監測總體市場的影響,從財報的角度來看,并不明顯!這可能是因為我國市場上的環境監測儀器大部分都實現了在中國生產,部分零部件可能來自美國但其對終端市場的影響還不明顯,且大部分在歐洲、日本等市場能找到替代產品。對于環境監測總體市場,環境質量監測市場主要因素還是國家政策導向,污染源監測市場雖然主要面對工業客戶,但目前客戶數量還沒有明顯較少,故環境監測整體市場仍保持著不錯的增長。
對于環境監測國產頭部廠商,主要影響除進口廠商、低價競爭外,其余產業的跨界也不容小覷,如近期的地產大鱷萬科中標深圳某1.91億元的水質監測項目。
?